立德树人
当前位置:首页>>榜样力量>>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案例】用微党课提升基层党建成效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9-12-02

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日益加深,基层党建有了更好的抓手和形式。“观大势、见行动—新传微党课”是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为跟上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体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而开展并将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学院党委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各项事业的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保障。

学院利用师生共研微党课,引导师生认识新时代,“观大势、见行动”: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新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筑牢思想“防火墙”;同时,要深刻认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大势,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实际行动紧跟时代发展。

一、实施时间

2018年11月1日至今

二、实施过程

“观大势、见行动——新传微党课”是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沟通之后,集体讨论谋划决定的。“观大势、见行动——新传微党课”以师生党员结组的方式展开,35名党员教师与学院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对四”结组,学经典原文,谋专业特点,以“党建+”专业提升,每月制作35个微党课。

在“新传党建大课堂”微信公众号上,每周推出一期“微党课”和“课程思政实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八个统一”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中。

三、具体措施

每个月按照“五个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各支部制定一份月度计划;各支部利用一个周四的时间自主开展“党员心语”活动;每个月师生党员联合制作一节10分钟的微党课;结合“14+4”的教学模式开展一次“课程思政”的研讨;每月第四周的周四进行一次学院分党校“微党课”集中展示。同时,建设《传媒新视野》和《新传学生党支部》两个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四、主要创新点

活动采取党委集体活动与支部特色活动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党课内容相结合,支部“三会一课”与“微党课”相结合,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与听评课、实习实践指导、志愿服务、警示教育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启发触动广大党员,加深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工作成效

(一)课程思政深入人心,立德树人的最强音旋律高扬

新闻传播学院第一批共制作完成35节“微党课”,通过在学院的集中展示,收到了良好效果。

新闻系党支部4名教师党员带领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为总题目,分别从“把握新闻工作基本思想”“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以正面宣传为主”“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生动通俗的解读。广告系党支部11名党员带领学生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影视系党支部8名党员与所联系的学生党员一起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统领,就“电视作品主流价值观的蕴含与表达”“文化自信观的美学呈现”;播音系党支部就“自媒体时代——青年党员的网络角色担当”;行政党支部从“习近平的青年观”“敢担当有作为共筑中国梦”等几个方面做了生动的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深入人心不断强化,以习近平文艺思想引领学院学科建设的共识正在汇聚,在学院形成了“人人抓课堂思政,人人建专业金课”的意识和氛围。

(二)阵地意识日益强化,思想引领的正能量不断汇聚

“微党课”的开展,带动、加深了群众与党组织的感情,非党员教师受到了感召和思想吸引,促进了组织发展工作。随着微党课的推进,学院一名青年博士教师申请加入党组织,今年6月已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新闻系主任位迎苏教授经过微党课的耳濡目染,加上与刘森书记的深入交流,位老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显著提高,与党组织的感情日益加深,她由衷地认为,“党的思想理论对我来说,是政治上和学术上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通过和刘书记的深入交流,我愿意早日加入党组织”。9月初,位老师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院党委研究决定,由党委书记刘森和原副院长冯太敏同志作为她的培养人。

“微党课”活动开展以来,周伟红、宋朝军等6名师生先后被评为学校的“一日一星”。其中2015级学生党支部的宋朝军同学,24门专业课程中22门课程成绩超过90分,他参与《中国青年报》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专题报道,于2018年4月10日发表整版报道,还有1篇文章刊发在《人民日报》上,3篇报道被共青团中央新闻公众号与雄安新区官方微信号全文转载。这些优秀师生的事迹,均引起较大反响,身边的榜样形成了新传学院满满的正能量。

(三)科研氛围日益浓厚,人人思进取的力量正在凝聚

微党课的开展,浓厚了学院的科研氛围。在学院形成了“想正事、干大事、做成事”的风气。在学院党委的组织领导下,2019年纵向课题申报比2018年有了历史性突破。截止今年9月,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1项,是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以来的第一个国家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与2018年持平,厅局级项目11项,比2018年增长3倍多。发表省级以上论文的数量增长2倍。巡察整改工作中提出的科研方面的任务正在逐一落实,科研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强学科、比贡献”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历史突破和积极氛围的影响下,学院还有10位教师在埋头准备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目前已在学院的整体谋划下,进行了多轮论证。

(四)奉献精神处处彰显,党员角色的身份意识越擦越亮

系列微党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了师生党员的奉献精神,学院师生党员真正做到了“任务面前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教师党员刘焱、王晓旭、行政党支部书记耿立新等人,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先后负责学校开学典礼网上直播、《西柏坡》大型音乐舞台剧展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同心共圆中国梦”主题晚会、河北省教育厅全省大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的现场转播和视频制作。

2019年5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期间,需要13名学生党员负责现场录制。有的学生党员正在外地参加实习,还有的正在原籍等候公务员考试,但学院党委一声召唤,党员们全部从外地赶回来,出色地完成了党代会的录制任务。

在这些优秀党员的感召下,学院师生的奉献精神和身份意识更加凸显,其中一些党员放弃了寒暑假,在太行山拍摄制作了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视频以及师大老教授、老专家的专题片。这些视频的拍摄,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在学校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70周年微视频作品征集中,不但多部作品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学院党委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党委;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