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师大要闻

【抗疫纪实】历史文化学院:全力以赴,奋战“疫”线

发布时间:2022-07-18

校园封闭管理实施以来,历史文化学院党委、行政带领本院师生扛起责任、主动作为,学院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辛勤的工作献礼学校120周年校庆及学院70周年院庆。

党建工作求真务实

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疫情期间,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第一时间进校工作。专业教师陈灿平与爱人线琦老师、辅导员张鹏与其爱人赵丹(家政学院辅导员)相约进驻校园,年近60岁的杨晓敏、杨爱芹、阎荣素老师带头进校开展线下教学,学院教师积极响应“与学生在一起”的号召。各党支部不断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考古学师生联合党支部开展专业开放日等特色活动,开展“走进考古”系列活动,将专业的考古学研究成果尽可能通俗地介绍和展示给公众,为大众真正走进考古、认识考古提供交流平台。充分了解学生诉求,研究生党支部面对毕业班学生无法返校、在校学生人数少的现状,组织开展毕业“寄”真情行李搬运寄送主题党日活动,确保毕业生行李高效有序寄出。广泛动员师生,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校8号段围墙执勤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宣传典型事迹,树立党员先锋旗帜。积极向学校主页“守望花开”、“一日一星”专栏投稿,切实发挥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学院主页设立“党员风采”专栏,宣传优秀教师、学生事迹,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组织开展河北省县域历史文化遗产巡察等活动,注重校内外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协调联动。

增强人文关怀,关心关爱在校教师。封闭管理期间,学院党委注重增强对在校教师的人文关怀。深入党支部、课堂、教研室,与在校教师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教职工诉求,着力为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并多次为在校职工发放水果、牛奶等慰问品。深入了解教职工实际情况,积极联系校外教师代表学院党委、行政慰问病困师生。

注重培养观察,在疫情防控中考察识别干部。学院党委坚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淬炼干部的“重要考场”,注重在疫情防控中考察与识别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认真记录党员、干部的现实表现,并将考察结果体现在年度评优、科级干部考察等工作中,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受考验、磨炼成长、担当作为。

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围绕年度目标,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以及第十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本年度申报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远超前几届申报数量。积极为老师解决相关困难,做好服务工作。为解决疫情形势下教师提交材料不便的现实情况,学院统一负责申报成果奖的查重工作,且负责了部分老师申报材料的打印、装订工作。

增进学术交流,营造科研氛围。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斌教授、新疆社会科学院李树辉研究员、日本山形大学三上喜孝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施新荣教授等举办各类学术讲座24场。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古城古县与环境变迁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与青年学者参加会议,不仅推动了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发展,而且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出谋划策,真正实现以史经世。

抢抓建设机遇,推进学科建设。编写完成《冲击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报告》,对中国史学科五年内相关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谋划。积极推进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申报,相关资料已经上报文物局。完成考古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阶段性评估工作,完成三个学科的年度建设报告和自我评估报告。经过仔细对标学位点授权要求,目前我院三个学位点建设总体状态良好,自我评估结果为合格。

坚持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面对研究生招生面试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偏少、调剂人数多、压力大的情况,学院认真准备、积极协调,确保了面试工作的顺利完成。面试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负责,不辞辛劳,积极服从学院工作安排。学院兼职科研秘书李思楚老师在身体已经出现不适的情况,仍坚持工作,认真准备研究生面试的测试、试题准备及成绩登统等工作,保障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完成;马立志老师先后担任了三场面试的组长助理工作;刘京老师也先后负责了多场面试的英语测试工作;曹亚坤老师在完成本身教学及教学秘书工作之余,不仅负责了本院研究生面试的日语测试,还帮助音乐学院、国交学院完成了研究生面试的日语测试工作。按照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仍坚持以学术为导向,严格要求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先后组织了11场、77名硕博士研究生的预答辩工作,根据学生论文完成情况,对3名学生作出了未通过预答辩、延期毕业的决定;又组织了13场、68名硕博士研究生的答辩工作,保障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课堂为主体,教师为关键,以确保教学秩序为底线红线,多措并举,尽最大可能保障教学质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做好相关各项工作。

按照学校关于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学院迅速行动,狠抓落实,责任到人,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平稳有序。教务、科研和学工队伍联动,高效完成了线上课程汇总报备、学生班委动员、分工及培训,并进行教室集体实地操作演练、课程联系人筛选确认、教师线上教学培训等工作。完成所有课程师生对接,准备了备用可行替代方案,力争万无一失。学院按照分工,每天对开课情况开展巡查督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学期进入中段后,新一批教师进校。杨晓敏、杨爱芹、阎荣素几位老教师主动响应,体现模范带头作用。梅惠杰、陈灿平、刘京、张昂霄、史湘杰等老师始终坚守课堂一线,一直没有离校。曹亚坤讲授《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时,兼任教学秘书,始终坚持在校内的工作岗位上,确保教务工作顺利运行。各门课程的过程化考核及课业辅导及时布置落实,合理有序。

教学管理工作做细做实,高效有序,不出纰漏。完成2022届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完成2022届毕业生答辩和毕业资格审核工作,确保全体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前各项工作,做好培养方案修订和论证工作。

教学向课堂外延伸。组织“守正创新,奋楫笃行:课程思政及师生研学体建设专题座谈会”,探讨“三进”工作及“三全育人”发展新路径新方向,并在疫情防控期间激励鼓舞师生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士气决心。组织各个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史苑青矜讲座,第二课堂活动常态推进。在全院师生中系统开展本科教学制度宣传工作。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做好专业展示工作,举办考古学“专业开放日”及“走近考古、感悟历史”系列活动。

教学工作整体上实现了平稳有序,线上线下混合,过渡衔接,保障了正常教学秩序,督导有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及时到位,未出现教学事故或失误。保证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灵活多样开展相关活动,浓郁学习氛围,起到课业辅导,知识延伸,实践结合的效果。

学生工作守正创新

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疫情防控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历史文化学院学工队伍以此为契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组织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确保学生思想“不掉队”。组织开展特色育人活动,结合专业开展河北省县域历史文化遗产巡展活动。丰富思政教育载体,开展“诵春秋薪火,添翰墨英华”图书捐赠活动,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加强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共建清朗网络环境。切实做好2022年毕业教育工作,组织召开2022届毕业典礼,结合专业、学段开展特色毕业教育活动。

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加快建设研学共同体。疫情期间,持续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学风检查监督制度,强化巩固学风建设成果。学风督察组落实课堂考勤制度,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学工队伍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学生课堂表现,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加快建设师生研学共同体。充分发挥专业班主任、导师育人合力,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建立专业班主任、导师进宿舍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优化日常工作方法,保障疫情期间安全稳定。学院学工队伍不断细化学生管理工作,将日常管理工作落实落细。全面压实防控责任,认真组织学生完成每周核酸检测工作。加强防贷防火防盗宣传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关心关爱特情学生。多次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不断丰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师生交流,组织召开师生趣味运动会。疫情期间为学生购置体育用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唱响青春之歌 共建文明校园”师生歌唱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力以赴,奋战“疫”线。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将继续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彰显责任与担当,守护师生健康与安全,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供稿:历史文化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