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与中学名师面对面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10
3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公教楼B305举办与中学名师面对面讲座。此次讲座邀请衡水中学生物中心教研室主任孙丽萍、石家庄第九中学教研处副主任李燕华、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生物教研组长赫丛琳、邯郸市第一中学年级主任刘攀峰做专题分享。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岩,学院全体辅导员和2023、2024级师范生参加。
孙丽萍以“静心积淀,耐心成长”为主题,结合自身职业经历与学生分享了自己从一名师范生到青年教师,再到班主任、教研主任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向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多位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深耕教育,提升专业技能的经历。她强调,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提升自身,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信任,关心学生生活,给予温暖关怀,与学生建立感情纽带,在积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李燕华以“做幸福的终身成长型教师”为题,从“利他”“合作”“学习”“心态”四个层面,阐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利他精神,通过团队协作实现共同成长,并强调保持学习力与阳光心态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塑造作用。通过这四个层面的深入阐述,李老师为在场的师范生们描绘了一幅幸福教师的职业画卷,激励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追求卓越,成为既能让学生幸福成长,又能让自己幸福生活的优秀教师。
赫丛琳以教研的含义为切入点,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特点,以高中课本中常见的光合作用为例,现场演示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她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想要做好教研,需要在具体目标、重难疑点、问题串、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从而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刘攀峰以“学无止境”为主题,深入阐述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从专任教师到班主任再到年级主任工作的转变,分享了他在不同阶段的挑战与成长。他强调作为教师应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他还以自己在工作中与学生相处的经历为例,生动地阐述了如何建构家校合力,倾听学生心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帮助学生蜕变和成长。
讲座最后,老师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学生们在教师身份适应、职业规划、课程学习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此次讲座使学生们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坚定了育人理想,明确了努力方向,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