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师大要闻

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这充分肯定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优化党的作风的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和践行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遵循。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调查研究工作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形成了一系列党的调查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从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的历史纵轴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对新的历史时期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种真正有价值的哲学理论,都是对所处时代社会现实问题的准确把握。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头连着最基础的社会实践,一头连着最深刻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与社会实践相契合的中间环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哲学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内外形势之“变”的现实需要、理论指导行动之“用”的必然要求、破解风险考验之“源”的有效方法。

一、应对内外形势之“变”的现实需要

“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应对“变”就要用客观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调查研究的过程是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应对“变”的有效方法。它在“变”的主体与“变”的客体之间架起桥梁,使之产生良性互动,使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回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 多年来,世界各国经历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争霸,再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坚持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洞察国际环境形势,审视世界发展态势相继提出了“革命与战争”的重要论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目标任务、战略方针等作了清晰界定,实现了中华民族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巨大转变,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主动。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促进世界新旧秩序和平转换的同时,也正遭受着世界范围带来的复杂矛盾的侵袭,尤其是随着世纪疫情的叠加和影响,使得全球问题更加突出,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频发。中国共产党能否经得起来自外部的各种遏制和打压,能否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着清醒认识,能否对国际发展态势做到精准把握,就需要依托党的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来破解。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多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被屈辱被奴役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深度融入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全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了解国情、化解矛盾、科学决策的重要抓手。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判定,到“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把握,再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的转变,都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调查研究基础上客观反映现实的具体体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着力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找准引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动因,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就需要充分发扬和用好党的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来洞察国情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理论指导行动之“用”的必然要求

“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掌握“用”就要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揭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人的认识来源于调查研究实践。同时,调查研究的结果又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升华为理论,指导人们开展新的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行动的过程。

理论创新离不开党的调查研究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绝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主观主义,而是在不断的调查研究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现实问题的直观反映。回顾党的100 多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调查研究实践创新。以调查研究实践创新回应历史问题,倒逼和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擘画了党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的创立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基本方法,其主要来源正是依赖于党的调查研究实践。

党的调查研究理论指导党的实践活动。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中国共产党历来是最注重掌握和运用理论的,形成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理论内容。从“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到“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再到讲究“深、实、细、准、效”的调查研究“五字诀”,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什么是调查研究”“为什么坚持调查研究”“怎么坚持调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在未来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重视调查研究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更要注重调查研究在思想内容上的创新。只有突破理论创新,才能以新思维、新视野指导新实践,创造新伟业。

三、破解风险考验之“源”的有效方法

“源”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环节。掌握“源”就是从党的执政规律内因中不断推进党的事业永续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净化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破解危险考验就需要依托广泛而深刻的调查研究,以此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的执政本领。

持续的调查研究是加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它坚持物质的第一性,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事业发展变化中探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环境基础上去审视党的建设的世态变化,不断使党的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回顾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并把它作为“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的理论感召到“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的实践要求的思维升华,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方法的关切。当前,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中国共产党要想能够时刻保持新的政治风貌,就要不断激活调查研究这一生命因子,同一切违背现实、忽略本质、片面决策的各种不正之风划清界限。以此,不断提升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形象,构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持续的调查研究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的有效途径。执政本领是一个政党驾驭各种风险能力的主要表现。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实现长期执政,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锻造过硬的执政本领。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妥善解决重大矛盾、破解重大风险能力的重要标准。它以“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扎根基层、扎根实践、扎根群众,以切实的脚力、洞察实事的眼力、宏观谋划的脑力去洞察现实、倾听民声,在手脑反复并用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从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的百年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向“人民学习”的良好习惯、向“现实找答案”的优良传统,不断在反思实干中推进党的执政本领建设。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开展党的伟大斗争,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历史性课题,需要有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过强、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更需要在党的调查研究这一最讲现实、最讲实际的优良方法中得到回答和实现。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刘艳房王淑杰;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分享到